沪上梨韵-近代上海的曲艺春秋
前辈艺人陈福泰、时炳南、倪福康与嵇佳芝等先后来上海。上海的江北戏诞生了第一代女演员——金牡丹、李玉花与董桂英等。淮口(淮安)艺人男伶旦角孙玉波(又名孙鹤龙)首次来上海,演出以“淮蹦子”(淮北调)为主的《骂灯》一剧,颇受观众及淮剧界同仁赞许。从此,“淮蹦子”被引进上海,成为淮剧主要声腔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