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艺术家——淮剧

淮剧演员徐桂芳

原名徐贵圃。演员。江苏省盐城县人,出身贫农。祖辈以香伙“僮子”为业。工花旦。以《机房教子》扮演秦雪梅最为拿手。由于嗓声有所变化,便改演老旦,获得好评。从此,徐便专以老旦应工。在琴师潘凤岭协助下,大胆革新,运用老生“马派自由调”,揉合自身高吭嘹亮的嗓音特长,创造了徐派唱腔。在《杨八姐游春》、《探寒窑》与《牙痕记》中,塑造了性格各异的古代中老年妇女艺术形象,深受观众欢迎,成为淮剧著名老旦。留存录音录像等珍贵的艺术资料。

  • 1913年,淮剧演员徐桂芳

  • 幼得其父徐连本亲授香火“忏词”。

  • 10岁学淮戏。

  • 14岁来沪,学“包头”(男饰旦角),因其扮相俊美,嗓音清脆宏亮,初露头角,名声渐著。

  • 1946年参加麟童剧团。

  • 1951年上海市春节戏曲演唱竞赛中,以《岳母刺宇》一剧获演员一等奖。同年参加民营公助淮光淮剧团(上海淮剧团前身)。

  • 195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  • 1960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教先进工作者,出席全国群英会期间得到京剧名老旦李多奎的指点,艺术上得到了很深的造诣。

  • 在“文化大革命”十年浩劫中,徐被迫脱离舞台,精神受到压抑。

  • 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重返艺坛,为淮三班学员传授《探寒窑》与《铡包勉》等剧,并多次作示范性公演《探寒窑》,使得广大淮剧观众重睹其老旦艺术的风采。

  • 后因患脑溢血症,瘫痪在床。

  • 于1988年6月22日谢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