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艺术家——淮剧

淮剧演员谢长钰

又名“谢五连子”。江苏省阜宁县沟墩人。后习演徽剧须生。因其面貌俊秀,嗓音圆润,能用大小嗓结合演唱,遂改习京剧青衣花旦。参加苏北“皮夹可”演出后,改演淮剧。经常观摩京剧梅兰芳、程砚秋等名家演出,深受启迪。【拉调】问世后,被大江南北淮剧艺人广泛采用,迄今成为淮剧声腔的三大主调之一。长钰在表演上吸收了京昆旦行之长,优美细腻,有“江北梅兰芳”之誉。

  • 1901年,淮剧演员谢长钰出生。

  • 幼年随父谢云龙学艺,做香伙“僮子”。

  • 20年代初,谢来上海。与何孔标、武旭东等献演于太平桥小菜场戏院。

  • 1927年,与演员陈为翰、琴师戴宝雨合作,在【老悲调】、【下河调】与【靠把调】的基础上,吸收京剧行腔与拉弦伴奏特色,首创新腔,定名为【拉调】(后通称【老拉调】)运用于《关公辞曹》户。

  • 抗日战争爆发后,谢带领谢家班(同盛班)返回苏北,在农村乡镇各地演出。

  • 1945年,谢带领谢家班参加苏北新四军军区七队“新光平剧社”。

  • 1948年重返上海,重建同盛班。谢全家从事淮剧艺术。

  • 1949年11月2日,因患食道癌,病逝于上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