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艺术家——淮剧

淮剧演员马龄童

马龄童原名荣发。苏省泰县口岸人。将武林拳术揉于戏曲武打之中,颇有新颖感。一门从艺,广收门徒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改建为麟童剧团。马根据自身宽厚宏亮的嗓音,创造了风格独特的【马派自由调】,一句唱词中常有三个休止(气口),称为“三截调”。马的演唱韵味浓厚,吐字清晰,喷口有力,节奏明快爽朗,每以连环叠句推向高潮,深受观众欢迎,成为淮剧主要流派唱腔而广为流传。马与公交、纺织等工人广交朋友,经常得到电车公司用车厢为马搬运衣箱道具等,传为佳话。

  • 1912年,淮剧演员马龄童出生

  • 幼年随父马胜友练习拳棒武术。

  • 11岁进广州童子团(马戏团)学杂技,随团赴广东等地演出。

  • 15岁在沪拜武旭东为师,工文武老生。嗓声宽亮,表演有粗犷豪放之气。

  • 1937年,马25岁,已具名声,后组建马家班,添置戏服衣箱。

  • 1946年,马与何叫天、筱文艳等组成联谊公司(亦称同心公司),并支持骆宏彦筹办江淮戏联谊会,以维护同仁利益。

  • 建国后马积极投入“改人改戏改制”的戏曲改革工作,连续三次参加上海地方戏曲研究班。

  • 在1950年和1951年上海春节戏曲演唱竞赛中,以《三上轿》、《岳飞》二剧,分别获得演员一等奖和荣誉奖。

  • 1952年,马殁于上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