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4年2月1日
金城大戏院(今北京东路780号)开幕,该院由柳中亮、柳中浩兄弟创建,首映阮玲玉主演的“联华”新片《人生》,由此取代北京大戏院成为联华新片首轮电影院。不久,又相继获得上海明星影业公司和天一影业公司的新片首映权,业务蒸蒸日上。许多30年代轰动一时的影片如《渔光曲》、《新女性》、《风云儿女》等都曾在此首映。该院偶尔也会出租给剧团上演话剧,如1935年1月舞台协会演出田汉的《回春曲》、《水银灯下》,6月和10月业余剧人协会公演《娜拉》、《钦差大臣》。同年8月16日,上海音乐界、电影界和戏剧界进步人士冲破阻力,在此举行聂耳逝世追悼会,亦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。1937年“八一三”事变期间,该影院因位于租界边缘,一度作为难民收容所,并随之停业。1938年复业,不过因受战事影响,国产新片已停止拍摄,于是场地供出租而改演京戏。1945年后,由于柳中浩另外经营国泰大戏院,遂将金城大戏院作为国泰大戏院的二轮电影院。解放后,该院因债务问题,被判归公私合营银行。1954年6月,由上海市文化局代管。1957年起作为上海市人民淮剧团(今上海淮剧团)基本演出阵地,并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题字改名黄浦剧场,观众席减为1612座。1958年春节开幕,市人民淮剧团演出《水漫泗洲》。淮剧现代剧《夺印》、《海港的早晨》等在此首演。1967年以后基本停演,1974年因舞台狭小,无改建条件,遂停止戏剧演出,专映电影,1985年地下室改为音乐茶座。1994年8月底层辟为商场,二楼电影厅设726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