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艺术家——淮剧
淮剧编剧马仲怡
本名兆鼎,浑名“二乱子”。江苏省建湖县蒋营镇马家荡人。参加第二届上海戏曲研究班学习后,担任专职编剧。数十年来,编写或参与编写了大小剧本约50多个,如《秦香莲》、《杨八姐游春》、《水漫泗洲》、《官禁民灯》、《探寒窑》、《女审》等,均为淮剧保留剧目。一贯勤勤恳恳,虚心听取意见,与表导演人员合作融洽。热情扶持青年编剧。
-
1913年,淮剧编剧马仲怡出生
-
幼年爱好文艺,善拉二胡,喜唱淮剧。
-
1936年春,在上海大洋桥交通大戏院、明星、平安及浦东等戏院担任检票、账房兼拉二胡等工作。
-
抗日战争爆发后,返回苏北;在盐城等地演出。
-
1946年,在无锡中东戏院为淮戏班子敲小锣兼拉二胡。
-
1946年9月,在苏州参加陆琴芳班子,后随陆到上海加入联义剧团任乐队伴奏员。
-
1950年在上海市春节戏曲演唱竞赛中,马将京剧《打渔杀家》改写成淮剧《渔夫恨》,获三等奖。
-
1951年4月,参加民营公助淮光淮剧团(上海淮剧团前身),直到1975年退休。
-
退休后,仍勤于笔耕,编写了《哪叱闹海》与《刘金定下江南》等剧。并在居住的居委会,帮助编写宣传剧目。
-
1990年5月5日病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