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艺术家——淮剧

淮剧演员何孔标

又名“何小碗子”。江苏省建湖县人。唱念运用阴阳嗓(真假音)结合-口齿清晰,嗓音嘹亮,练的武功,戏路广,能演“生旦净丑”等各类型角色。何收徒众多。他擅演《打侄上坟》的陈东川、《取成都》的刘璋或诸葛亮、《陈桥兵变》的赵匡胤、《大保国》的徐延昭、《下河东》的呼延寿廷或欧阳方、《芦花荡》的张飞、《雁门关》的潘洪、《九焰山》的武三思、《乡城篆-一亲迎礼》的乡下亲家母与《拾玉镯》的刘媒婆等多种行当角色。尤以扮演《祥梅寺》的了空和尚与《活捉三郎》的张文远见长,走矮步、耍佛珠、耍甩发与喷面彩等技巧皆有独特之处。

  • 1882年,淮剧演员何孔标出生

  • 自幼习演徽剧,工文武花旦。

  • 1912年左右,何来沪改唱淮戏,协助胞兄何孔德筹建戏班,系上海淮剧早期艺人之一。

  • 首演于南市三合街三义戏园与太平桥小菜场戏园,后又常在闸北、虹口、杨浦与沪西等处新建的戏院演出。

  • 何晚期病危前,曾嘱咐子孙,在其逝世后,将骨灰捻成面团抛至江心。

  • 1953年,病逝于上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