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艺术家——扬剧
扬剧演员崔少华
原名长荣。江苏仪征人。1927年收臼里红、戴玉花为大开口女学员;后在维扬大舞台演出时,吸收讦芬(即新玉贞)、何巧珍(即新巧珍)、潘玉兰(即小玉兰)参加演出,为男女同台、大小,开口同台演出,迈出勇敢步伐。崔擅演老生戏,“挂头牌”持续10多年。遂后,他潜心编导工作,以编导连台本戏而著称,如《安邦定国志》、《惊天动地》、《墓中产蛟龙》、《龙凤帕》、《大闹三门街》、《五女兴唐》等等,其中有的长50余本。他的长子崔东升继承父业,也成为编导高手。他带领同仁对流氓恶棍欺侮艺人进行斗争;在大小开口合并中,他与潘喜云、臧雪梅等共同致力于团结艺友工作,消除隔阂,摒弃门户之见,精诚合作。
-
1887年,扬剧表演艺术家崔少华出生。
-
幼年在家乡茶馆当学徒,因下肢瘫痪,家人常请“香火”为其驱邪而与“香火”接触,帮助抄写“神书”。写表画符。
-
全愈后,即拜许长为师,常与“香火”外出做会,演遍仪征、六合农村。
-
上世纪20年代初,他与潘喜云、卞忠发、朱天福、刘捷三等人来上海,在方浜潞齐云楼茶馆演出,成为最早走上舞台演出的演员之一。
-
1927年建立上海维扬伶界联谊会时,崔少华被推选为主任。
-
1937年上海维扬戏剧联合会成立,他提议推举潘喜云为主任,臧雪梅为副主任,自己退让为总务长,从事为艺友排忧解难工作。
-
1948年返回故乡。
-
1952年10月12日与世长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