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艺术家——锡剧
锡剧演员陆文奎
陆文奎(1906~1966年)原名陆保根,江苏省江阴市人,锡剧演员。陆文奎的演唱特色是气长、气足,一口气能唱数十句,甚至百余句。可说是得天独厚。如30年代在上海演出《倭袍传》时,陆饰王文一角,在“诊脉”一场中将从海上名医张晓峰处所学医学知识,自编自唱一套“脉案赋”,一口气连唱百余句,不凌乱,不换气,句句不重复,字字都清晰,词句通俗而不庸俗,曾在锡剧界传为佳话。陆熟念各种赋子,特别是一些很少有人间津的冷门赋子,如“花子赋”、“贼赋”等,都能背诵如流。当遇某些特殊情况,需要他即兴表寅时,很能吸引住观众。解放初期,剧团在曹家渡福园戏院演出时,日场被邀至周家桥纺织厂演出,晚上赶回剧场演夜场,途经凯旋路铁路叉道口,恰遇交通事故,接送车辆被阻,眼看不能及时抵达剧场,恐有退票闹场之虞。陆当机立断,率两名乐队人员,步行赶到剧场,独自化装即兴演出《王小二过年》,剧中穿插各种赋子,剧场效果极佳。及至整团人员驱车赶到,才接上正戏。被他独自演唱了半小时,观众始终没有识破后台的“空城计”,这也是陆文奎的一绝。陆文奎演丑角的另一特色是戏路宽广。无论俊丑、恶少、贪官、污吏、民间讼师、贩吴走卒等三教九流,均能应付自如,他的拿手杰作是饰演《卜灵望》中的卜灵望一角,将旧社会一个专打不平,但手段刁钻捉狭的“讼师”演得活龙活现。陆文奎一生塑造了无数逗人喜爱的角色,为锡剧丑行艺术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,因而深受观众喜爱,被誉为“滑稽大王”,行内则称其为“一怪”。
-
1906年,锡剧演员陆文奎出生。
-
陆年少时在鸡鸭店宰杀鸡鸭,又干过饭店跑堂、,生活非常艰苦。
-
1925年经孙同宝、顾仁大介绍,拜锡剧艺人周友良为师学戏。
-
20世纪30年代初,随李庭秀等进上海“小世界”等处演出,回常州一个时习后又到上海曹家渡一带演出。
-
1949年参加宏艺锡剧团。
-
1952年随团到青浦。